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本平台力求每日更新,交流福音信息、解答信仰困惑、共享属灵资源、分享讲道讲章、建立灵修生活、陶造灵性生命、共建基督教会!敬请您关注……
《晚祷》
作者:冰 心
《黎明》
作者:冰 心
▾ 作者简介 ▾
“《圣经》这一部书,我觉得每逢念它的时候,——无论在清晨在深夜——总在那词句里,不断的含有超绝的美。其中尤有一两节,俨然是幅图画;因为它充满了神圣、庄严、光明、奥妙的意象。” ——冰心 [size=1em]
[size=1em]留在世人眼中的冰心形象,是一位梳着发髻、面容娴静的温婉女子。即便晚年,一头银发,眼窝深陷,也带着淡淡的微笑,似乎正是对她“爱的信仰”的注释。
1900年10月5日,本名谢婉莹的冰心出生于福州乌山脚下。她是家族里第一个读书的女子,父母对她宠爱有加。在贝满中学、燕京大学和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谢婉莹都受到了基督教义的濡染。
五四之后,中国的文学大多描写压迫与斗争,唯有冰心主张改良与调和。基督教信仰、泰戈尔的宗教思想、民族文化的传统道德,共同塑造了冰心。面对“破坏与建设时代”,她的主张始终是温和、改良的。
第一套《冰心全集》出版时,回顾十余年的创作,她说过:
“我知道我的弱点,也知道我的长处。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也没有喷溢的情感,然而我有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在平凡的小小事物上,我仍宝贵着自己的一方园地。我要栽下平凡的小小的花,给平凡的小小的人看。”
冰心接受过洗礼,文学的语言也深受圣经影响,浓缩精炼,能用很短的文字把事理说透。但这是一份很个人化的信仰,不事宣扬,放在心里。她也很少去教堂,而是通过文字传播“爱的信仰”。
1965年底,冰心和一群知识分子从江西开始,一路接受红色教育、接受农民文化的熏陶。真诚的检讨和反思,密密麻麻写满一个日记本。
对于当年那些批斗过她的孩子,都是小读者,冰心很难过。
1977年秋天,韩素音请了冰心夫妇在王府井全聚德吃烤鸭。席间,韩素音终于提出那个多年来悬在心头的问题:你们是如何从心里渡过“文革”那道关坎的?
冰心喝了口酒,重新提到了她在双清别墅回复外界对她“爱的哲学”批评时的回复:
“这个信仰实际上支撑了我的一生,平衡了我的一生,让我的心灵在任何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宁静。世间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每件事不管好坏,都能找出积极的意义。
许多人认为我在‘文革’中是逆来顺受,甚至认为我从(日本)归来之后便丧失了自我,其实,我是从另一个意义上去理解生活。《圣经》中说,当你在舒适中走出,可能就是一次新生。没有这种走出,我们的人生将会如何的萎缩,那是不可想象的吧。”
冰心在青年时代,一直孱弱多病,经常躺在病榻上。到老,却比任何一个同龄人都精神。八九十岁,用毛笔写字,手一点也不抖;讲话不慌不忙,“像小溪汩汩而流”。
穷尽对社会的理解、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后,冰心得出结论:
在一切虚无、相对的变化中,唯有爱是永恒和实在。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进入平台【语音直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