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图文】追寻瑞典宣教士的足迹|雁北塞外基层教会走访掠影
我的故乡在晋北黄土地上,雁门关外,塞外之地,毗邻内蒙古大草原,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大同,有神奇的应县木塔和浑源悬空寺,还有令人荡气回肠的走西口。我出生并长大的地方(应县)在桑干河畔,北距大同一百里,往南五百里是太原,往东八百里是北京。雁北地区是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激烈碰撞的交汇处,战国末期战国名将李牧在雁门关内外抗击匈奴,著名的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块土地上。
这块土地以前统称为雁北地区,下辖十三区县(大同县、怀仁县、应县、山阴县、朔县——现为朔城区、平鲁区、左云县、右玉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包括有古代著名的“幽云十六州”里的部分地区。如今这一名称在中国行政区划中已不复存在,因为1990年代初被划分为大同和朔州两个地级市,原所辖十三县,七县属大同,六县归朔州。
二
2000年9月我离开这片黄土地前往长江边上的武汉读书。六年后在此接受了基督信仰。信主后才逐渐知道家乡的基督教福音其实非常兴旺,我也和家乡的教会取得了联系,每次回家都要去聚会,甚至有时候还讲道参与夏令营讲员分享。
再后来,从家乡弟兄姐妹的口中获知,我们这里的福音是一百多年前由瑞典宣教士传过来的,雁北地区的教会根基是这些福音使者们打下来的。至今在年老的弟兄姐妹那里对当年的瑞典宣教士有着很清晰的记忆。比如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弟兄和我说他小时候常和母亲去教会聚会,他的名字还是当年瑞典宣教士起的。
在怀仁县教会,弟兄姐妹们至今还在传颂着一位瑞典女宣教士的传奇故事,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李师娘”,在怀仁大同服侍三十多年,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最后于1950年被迫离开,以后再也没有回来。因为信息的闭塞,人们也不知道李师娘后来怎么样,何时离世的。李师娘也没有留下儿女。但怀仁的教会经受住五六十年代各种政治运动的考验,在文革后重新开放,由地下转入地上,继续接棒广传福音。李师娘应该可以宽慰,她结出的硕果不仅没有被摧残,反而坚忍地成长着。
三
怀仁县毗邻我老家所在的应县,以前我每次回家都是去应县的教会。这次应一位老姐妹的邀请,我便抽空去怀仁教会看看,之所以要前往,更是由于从这位老姐妹口里听闻当年瑞典宣教士的些许故事。我便很有兴趣亲自去寻访当年瑞典宣教士的足迹。
昨天的雁北塞外晴空万里,天空湛蓝,堪称为“雁北蓝”。上午我带着即将三周岁的儿子坐车来到了怀仁——一座位于应县和大同中间的依靠煤炭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怀仁县城有两座教堂,一南一北分布在县城两端,其中北面的教堂由当年的瑞典宣教士所建,至今已有102年的历史了,南面的教堂是1998年建成献堂的。
我和儿子在一位老姐妹的带领下先造访了怀仁县城南边的教堂——简称南堂。教堂坐落在一个大院子里,占地两三亩,高高的十字架耸立在大门之上。大门进去右侧是聚会的场所,左侧是厨房和接待室,最前面一排房子有十几间,分别是青年团契儿童主日学牧师办公室等用房。我们去的时候,有一些弟兄姐妹正在学习乐谱和练气。牧师告诉我教会最近组建乐队,有十多位弟兄姐妹报名参加,邀请了大同教会的老师前来培训。基层教会红白喜事很多,离不开一个专业的乐队。以前每每碰到红白喜事都请外面的乐队过来帮忙。
教会牧师姓敬,名多加,是一位姐妹,山西侯马人。二十四年前从燕京神学院毕业就来到了怀仁教会服侍至今,并在这里结婚生子。多加牧师在怀仁教会“四老”(四位解放前跟着李师娘信主并走过文革的老前辈,现今都已回归天家)的鼎力支持下带动了怀仁教会的发展。家乡的弟兄姐妹对牧师非常尊重,不称“×牧师”,直接称呼“牧师”。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位敬多加牧师的曾祖父就是近代中国教会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敬奠灜,山东泰安马庄“耶稣家庭”的创办人。我是从老姐妹给我的一本书《怀仁基督教百年纪实(1915-2015)》上看到的介绍。
四
查阅有限的资料,在19世纪末瑞典宣教士就跨过雁门关来到了塞外大同,并开辟了一大片牧区,东起河北张家口,西至内蒙古呼市包头甚至更远。据教会长辈讲,当年内地会开会把雁门关外划给瑞典国宣教士作为拓荒的禾场。
福音之传入山西,和1876年发生严重的“丁戊奇荒”有直接关系。当时李提摩太和内地会等通过组织有效的赈灾打开了到山西的宣教之门,并赢得山西官绅乡民的尊敬。过了二十年福音开拓到山西北部雁门关外。那是满清光绪二十年(主后1886年),英国宣教士安威尔来到大同,他是进入雁北的第一位宣教士,后来又有两位英国宣教士过来,他们以治病、戒烟(当时人们抽鸦片现象严重)等方式和当地居民接触布道,并建立教堂。
不幸的是,1900年庚子事变,宣教士在山西损失最为严重,在大同的宣教士也被义和团杀害,教堂被毁。1901年瑞典宣教士高乐生来大同继续接棒布道,并建立雁北耶稣总堂,以此为基地向周边传布福音。吸引了很多瑞典年轻人前来服侍。到1915年福音从大同传入怀仁,开拓者是两位年轻的瑞典宣教士李斯本和李德贞夫妇。李斯本来怀仁不久身染伤感而不幸英年早逝,建立教会的重担落在妻子李德贞身上,一直坚守到1950年。宣教士们不仅传福音,还开办学校,扶助贫弱,开化民智,建设社会,因此深得民心。当地弟兄姐妹亲切地称李德贞为“李师娘”。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军阀、土匪、日寇、内战、贫穷、瘟疫、冷漠、饥饿搞得人心惶惶,很多人挣扎在死亡线上,而李师娘和她建的教会成为很多困苦人的安慰和祝福。弟兄姐妹告诉我,当时李师娘养着一匹白色大马,外出探访布道经常骑着这匹高头大马,成为怀仁县城内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李师娘虽然走了,但福音的大能继续在这块土地上彰显着天国的荣美。
在笔者的家乡应县,瑞典人建的老教堂已经被拆,怀仁的教堂还保留着瑞典宣教士的风格。现今怀仁的北堂就是李师娘夫妇当年建立起来的,当时有三十七间房屋,解放后被政府充公,文革后弟兄姐妹们争取教产,要回了七间,作为聚会点。穿过一条小巷子,北堂就坐落在巷子最里头,很不起眼。百年老屋已经严重老化,旁边都是断壁残垣,已成危房。但还是有些弟兄姐妹坚持在这里聚会。不过房子确实破败不堪了,弟兄姐妹们开始盘算着在附近再建新堂。愿上帝祝福他儿女们的工作!
(一位阿姨带我们沿着小巷子走向教堂,前面的大门就是教堂)
(教堂侧面,门楼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寻访当年宣教士的足迹,虽然所得资料仍然有限,但却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宣教士来华,实在是上帝对中国的祝福!
附录:网上找到的有关文字资料:
一八九一年,庚子教難前九年,五十名美國瑞典裔青年參加范嵐生牧師(Rev. Fredrik Franson)舉辦為期兩週的聖經宣教班(Bible and Missionary Course),受聖靈感動,獻身到中國傳揚上帝拯救世人的福音。這五十人成為北美瑞挪差會(Scandinavian Alliance Mission of NorthAmerica)首批前往中國的宣教士。
兩年後,一八九三年,范嵐生牧師回到瑞典主辦同樣的宣教班,又有四十五名瑞典青年受感獻身中國。這次,他們加入早於一八八八年便開始宣教事工的美國宣道差會(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這九十五人和不少步他們後塵的瑞典青年,一同到華北長城一帶傳天國的福音。當中不少人因水土不服而患病去世。活下來的,原以為可以紮根在中國的土地上,散播天國的種子。不料幾年之後,遇上了庚子教難,這支欲濟中國人於水火的隊伍悉數殲滅。
2017年9月28日写于朔州怀仁县薛家店
作者简介:一位80后基督徒,自媒体写作者,经济学硕士,生长于晋北黄土高原,2006年10月信主于中南武汉,2007年12月受洗于闽南泉州。曾担任大学教师两年,现定居于合肥,在家庭教会传道侍奉。平时喜欢文字事工,留意搜集整理教会内外的感人见证故事,并致力于和基督信仰有关课题的思考和研究,关注以天国(神国)为内核的福音和耶稣的教导及其在传统教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实践,对传统教会的一些观念予以重新检讨和反思;同时以圣经和基督信仰视角关注思考某些社会热点问题。新近致力于网络打假,让谣言无处藏身,让基督徒不再被骗并提供分辨力!
本公众号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新盐约之声”,这是一个提供观点和思想的公众号,一个福音原创文字平台,坚持原创写作,推动深度思考,并且针砭时弊,以笔以心传达思想的声音,拓展天国的境界!谢谢弟兄姐妹和朋友们的关注、鼓励和赞赏。欢迎提供写作素材或话题,共同思考探索。 (苹果手机读者用户支持本平台原创福音写作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