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阿拉伯与以色列冲突的根源
Ludwig Schneider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就职典礼上,其发表的政纲中,誓言与巴勒斯坦寻求和平。国会中的左派人士和阿拉伯裔议员纷纷追问其做法,强调他甚至没有提及「两国解决方案」,并未像前任总理奥尔默特和前外交部长莉芙妮一样,准备为和平而分割耶路撒冷。
撤出土地并无换取和平
内塔尼亚胡的右翼联合政府是以色列于1948年立国以来的第卅二任政府。历任政府当中有四分三为左翼政府,为和平不惜忍痛割地,包括从犹大和撒玛利亚(或称西岸)的巴勒斯坦城市撤离,并拆除廿一个迦萨地带的犹太人定居点。然而,这却未有为以色列带来进一步和平。迦萨已成为巴勒斯坦恐怖份子的武装基地,从那里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和发动跨境袭击。
那究竟什么是阿拉伯与以色列冲突的根源?这不会是政治因素,因奥斯陆和平协议和迦萨「休战」也未能带来和平。
受伊斯兰和西方文化影响的阿拉伯社会两者迴异。后者的以色列和耶路撒冷阿拉伯人一般温和,他们大部分没有参与恐怖主义,与犹太人和平共处。不过,由于他们始终是穆斯林,不能接受犹太人声称拥有圣地,特别是耶路撒冷,因此难以与他们展开政治讨论。对他们而言,耶路撒冷是穆斯林城市,是伊斯兰第三圣地清真寺的所在。
冲突的根源是宗教
这冲突既与政治无关,也与土地无关,而是与宗教有关。大部分的阿拉伯属土并非由伊斯兰律法管辖,即伊斯兰没有最终决定权。但最终决定权是在《可兰经》,当中明载要与所有非信徒(不单是犹太人)战斗至死。
某宗教若坚称自己是唯一真正的信仰也很合理,但这不代表它有权,「从地图上」铲除以色列(如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所称)。但对于伊斯兰,所有非他们的信徒皆为敌人:「你们在那里发现他们,就在那里杀戮他们;并将他们逐出境外,犹如他们从前驱逐你们一样……不信道者的报酬是这样的」(可兰经2:191)。《可兰经》内其他类同经文包括2:8, 11, 21, 121和17:7。
伊斯兰基本上不是一个包容的宗教,它争取最高权力。穆斯林不以改革为解放,而是归正严法,这可见于有愈来愈多女士蒙头。穆斯林信徒的共识法律是:凡不顺从伊斯兰世界者,将失去其生存权利。
伊斯兰对不顺从者杀无赦
上述是考虑阿拉伯外交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他们把反犹情绪引入其西方外交策略,坚称以色列对待巴勒斯坦人如同昔日纳粹党对待犹太人,并把全球经济危机与旧日传说中「犹太人企图控制世界的阴谋论」扯上关系。西方社会中的以色列恶意批评者已逐渐相信这些捏造的反犹言论。
无论以色列边界最终如何划分,阿拉伯人也会把犹太国视为对伊斯兰扩张的一个威胁。以色列是伊斯兰世界中心的外来之物,是必须除去的癌肿瘤。西方社会和以色列左派人士往往忽视了他们这目的。
因此,在与以色列冲突的问题上,阿拉伯国家是没有温和与激进之分。伊斯兰基要派有政治决定权,要求铲除以色列国。政治只是他们为求达到其宗教神圣目的的一个手段。因深受其宗教信仰捆绑,他们变得极为非理性,因此在与以色列的谈判中,常「孤注一掷」,就是要求得到一切,不然拉倒。
穆斯林与犹太人的敌对关系非始于以色国建国。事实上,这可见于伊斯兰一字的翻译,意即「顺从」。根据伊斯兰的教导,必须使犹太人和所有非信徒顺从。
但这土地的最终决定权,必是属于以色列的圣者。
若受益请转发,让更多的人因你得福!
(注:文章来源:网络或主内家人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