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一次在QQ群里与一位弟兄谈到奉献的事。教会负责同工在群里发了一个消息,邀请弟兄姊妹参加青年圣诞聚会。弟兄就讯问:“聚会当天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除了带赞美诗、圣经外,还需要带什么?”我半开玩笑地说:“还要带钱来奉献。”他也玩笑说:“那我还敢去啊?奉献平时都没注意,只管自己挥霍了。大家一提到钱就觉得敏感,有钱拿就像装了火车轮一样过来。”这只是一次玩笑似的谈话,不过它不得不引起思考。后来我回应了一句:“怪不得有人说:‘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我穷得只剩下钱了”,所表达的不只是很有钱,其实还暴露了现代许多人的心境。“贫穷”从物质层面来说,是穷人的专利。若从精神和属灵方面说,它就成为一个普世性问题了。在物质方面贫穷的人,他可能会享受在自己仅有的财产之中,也可能会无视物质方面的缺乏,而享受在精神方面的快乐中。富裕的人则不一定就快乐,他们的难处和心灵里的需要,可能成为他们心灵“贫穷”的表征。当人说“我穷得只剩下钱了”的时候,就已经表露了他心中的缺乏。
至于以上的谈话,为什么会一提到出钱或奉献就退缩,而有钱拿或赚就跑得飞快?这与现代人对物质的追求有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两个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但始终有意无意间大力鼓吹了物质文明的重要性。直到如今,近三十年的效果就是使所有中国人都沉浸在“不要命”的拜金主义中。似乎“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反面教材以正面形式传达了。进入教会,经常会听到许多有关为钱卖命的例子,如:有人为一夜暴富,而放弃信仰,全身栽进“六合彩”里,甚至去“求神拜佛”;有老年人不在晚年享享清福,而半夜不归,一班人待在一个工厂里赚“小钱”。在温州,青年人一般不满足于现有工薪层的生活,而人人都想当老板;适龄男女找对象时,总以经济为谈婚论嫁的首要;结婚时,男女双方都会以嫁妆的多少衡量“面子”。在教会里,青年人以赚钱为由,一年礼拜守“一担”(即圣诞节与春节);选立教会负责人时,以资产的多少而定;老年人扬言:“若不去加夜班赚几个小钱,哪来钱到教会奉献啊!”
我经常思考:到底没钱可不可以过活?为什么人们都以形势所逼、没有办法,作为自己忽略属灵生活的理由?为什么总以“人活着,总得过活吧”来反问教牧人员?为什么总以“忙碌”为天经地义之事?
有一天,忽然想到三、四十年前人们生活的状况,我们的前辈们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生活。若说现代人没有钱就不能过活的话,我自问:“三、四十年前的长辈们是怎么过活的?”从长辈们的口中,我们得知,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以前,长辈们都是以自给自足的方式过生活的。他们没有几个钱,生活也非常的拮据,但他们生活得很好。更令人佩服的,不但他们养活了自己,而且使一个诺大的家庭带领得像模像样的。当然,我们不能要求现代人都抛弃现代社会的生活和追求,重新隐归山林,过那种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我们不可能回到那种生活,也不愿意回去。但是,我们必须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条合适的路,让我们既在现代社会中过活,更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其实,现代人不应只将焦点放在能不能赚钱,而更应当注意怎样赚取金钱上、在赚取金钱之后,该如何使用上。近两次坐出租车时,与司机聊到有关开夜车的事。我问:
“听说,现在开夜车时总会遇上那些不三不四的男女,很多人厌倦了婚姻生活,而出来偷情?”
司机回答说:“哎!如果不是他们,我们哪来的生意啊!”
“不会吧?这样的人很多吗?”
“何止多?我们的生意就是靠他们才红火的!不然,晚上我们就得回家睡觉去了!”
“那一般要开到什么时候?”
“从晚上十一点到早上四五点。”
“他们都会在哪些地方出没?”
“酒店、KTV!”
“怪不得,有一次我从上海回来,就看到很多出租车等在KTV门口。”
“是啊!其实不止是温州人,全中国都是这样。哎,这是一个败坏的社会啊!人心空虚,赚了钱没地方用,所以就乱了!”(后来发现,司机是一位基督徒)
在整个社会都陷入“穷得只剩下钱”的可怕境遇时,基督徒实在需要反思自己的生命:主耶稣所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在我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我是否已经视财如命?我是否有“赚得世界,赔上生命”的危险?
2006年12月25日星期一
注:封面图片取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