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
关于政权和宗教的关系,总结圣经中关于宗教与国家的政权的型态,共有三种情况(以下简称三种政教模式)。处在不同情况的政教关系模式下,主在圣经中给于他儿女明确的原则来处理问题。我们只有明白自己处于哪种政教模式下,才会更加明确我们当尽的本分,知道如何做能讨主的喜悦,清晰明了预言的真意。
一、神权政体。(从以色列民出埃及到列王时代都体现出这种政教关系)
实行神权政体的国家,原则上是让上帝管治的国家,国民的生活、宗教活动、政治审判等等应以上帝的律法为中心。 耶和华是国家的王(申33:5),立法权与执法权执掌在上帝的手中。伟大领袖如摩西、约书亚等只是上帝的仆人(出18:16),君王也是上帝所拣选的,(申17:15)作为上帝的代表,在一切行动之中,他要順服上帝的引导,在上帝的原则中行事,并按上帝所要求审查判理事物。(赛33:22)
但是上帝也不勉强人顺服自己,当以色列民背道不听管教和警告时,上帝就不与他们同在了。
二、异邦统治,宗教自由。(如从西底家做王末年至313AD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当政前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中,以民的信仰和当时的政府当局体现这种政教关系)
这期间以色列民没有政权,在政权上受不信上帝的政权统治,但是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允许人自由敬拜上帝。
这种政教模式下,上帝教导我们应当行的是:“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归给上帝”(太22:21)。在正当的范围内,要服从在上掌权的,安分守己,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由敬拜上帝。要爱国爱教、荣神益人,使更多的人能正确的认识真神。耶利米也传讲警告给以色列民“你们要服在巴比伦手下70年”,要为你们被掳到的那城求平安,你们也随着得平安。正如尼西米,以斯拉,但以理,保罗等,他们都学习了所在国家的各样学问,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但是要以色列民保守纯正的信仰,遵守全备的圣经真理,而不是遵守人的遗传,见证上帝的大能,传扬纯正的真理。(罗13:1-7,彼前2:11-17,多3:1-3)
三、政教联合
1)政治控制宗教
如313AD—538AD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凯撒君士坦丁定基督教为国教,全国人民必须加入基督教。并且掌管教会内部事务,即利用政治权柄控制宗教信仰的理论,不服者必遭遇非难。这与上帝的旨意相悖,上帝从来不勉强人的意志和良心,只是把生命的路和灭亡的路指教给世人,同时给世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2)宗教控制政治
如538AD---1798AD中古黑暗时期,罗马教廷控制政治权柄。就是说,教会可以运用或统治政府的权力,并用政治法令强迫人遵守宗教信条。 教会和政府中的要人将要联合一致,用贿赂、劝诱、或强迫的手段,用强迫人的法令来逼迫主的真儿女离弃主的真理。
在这种政教模式下,上帝教导他儿女处事的原则是:“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5:39)
何时教会握有政治权力,她总必运用这权力来制裁一切不接受她教义的人。凡步罗马教后尘而与属世权力结盟的基督教宗派,都曾表现一种相同的倾向,要限制众人的信仰自由。末后世界国家中因各国的政教关系不同,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所以要仔细看明各国的政教模式。
四、末后的世界格局
现今世界各国的实力有的强如铁,有的弱如泥,但是圣经却预言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称霸全世界。(但2:42 -45)
虽然在官长中有许多是撒但的积极代理人,但在国家的领袖之间上帝也有祂的代理人。仇敌撒但时常鼓动自己的仆人发起一些足以使上帝的工作大受拦阻的法令,但一些敬畏上帝的政治家却受到圣天使的感化,就用无可辩驳的论据来反对这一类的提案。这样,很少的几个人就能挡住强大的罪恶狂澜。真理之敌的反对势力必要受到约束,让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可以完成它的工作。当这最后的警告被人传开的时候,它就必引起现今上帝所使用的领袖们的注意,其中也必有一些人接受这警告,并在大艰难的时期中与上帝的子民站在一起。(善恶之争,第三十八章 最后的警告)
中国属于异邦统治,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条件是:1、不进行国外渗透,不危害国家安全。2、不妨碍社会秩序。3、不伤害人身安全。中国的基督徒应当按照圣经的教导,顺服当官掌权者,当纳粮交税服各样的役务,(参罗13:1-7,太22:21,多3:1,彼前2:13-17)并要为我们所在的国家求平安,为国家领袖和万民祷告。(耶29:7,提前2:1-3)并真实体现基督徒的美德,作社会和国家有益的公民。
耶稣曾教导我们“若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太10:23)基督在世的时候,没有致力于社会变革之举。他既不攻击本国的弊端,也不谴责国民的公敌。他从未干预执政掌权者的权威和行政,而是以身作则,超然于世上政治之外。这并非因他对于人类的灾祸漠不关心,实是因为补救的办法不在人为的手段和外表的措施。为求有效,须从根治人性着手,心灵必须重生。(历代愿望,第五十五章 “不是眼所能见的”)
来自群组: 圣经研读 |